close

昨天 籃球界的爆炸新聞
陳信安以三年一千五百萬的薪資 加盟東森羚羊
各界媒體及評論 一致認為這是台灣運動界的天價
其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台灣籃球員的薪資結構
同一天 我在影視版的小角落 看到小潘潘月薪50萬 折合年薪有600萬
小潘潘是何許人也? 黃任中的乾女兒
小潘潘作了些什麼? 老實說 我不太清楚明瞭
但是他一年拿的錢 卻比剛拿到所謂天價合約的陳信安多
這難道不是一大諷刺嗎?
台灣長期以來真的虧欠運動員太多
每年 經由聯考 大概都會產生一千多個醫生跟牙醫
而醫生跟牙醫畢業之後 年薪平均大約都有200∼300萬之譜
其中 較為出類拔萃或是較為向錢看者 甚至可以上看千萬
而每年台灣可以產生的運動員有幾位呢? 他們的所得又有多少?
先不論田徑、游泳、排球、桌球...等
光只看有職業球團的棒球 跟稍具職業規模的籃球
一年能夠有多少上的了檯面的球員?
曾文鼎 國家隊第一中鋒 月薪10萬...
楊玉明 國家隊當家射手 月薪10多一點
吳岱豪 國家隊先發中鋒 月薪10萬
或許有人說 讀書很辛苦 所以當然有比較高的回報
我會建議這些人先去作一下重訓 再去跑幾趟折返跑
再思考一下運動員平常所受的訓練是什麼樣子的...
想想靠著書求學 獲得穩定的報酬天經地義
那是不是留汗流淚 辛苦運動 也應該有合理的所得
再回頭來看看小潘潘 看看女F4 看看一堆我們可能喊不出名字的演藝人員
憑什麼他們可以獲得這麼高的所得
高的讓我們國家隊的英雄們望塵莫及
更遑論周杰倫、林志玲、蔡依林、F4....等
無怪乎 受了傷的陳建洲跟沒有受傷的顏行書
一有機會進入演藝圈 再也不會回頭打球
如果說是因為市場 因為台灣的演藝事業有著全華人的市場
台灣的運動難道就沒有市場嗎?
尤其是幾乎可以算是全民運動的籃球
我不相信沒有足夠的市場可以養的起只有六、七支球隊的聯盟
只不過是還沒把麵糰揉成它應有大小的餅罷了
希望陳信安的1500萬 可以是職業籃球運動及運動員的一道曙光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bryant 的頭像
chenbryant

chenbryant的部落格

chenbry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